农文旅融合发展 “诗和远方”触手可及

2022-10-13 22:02:00

微信儲值

  □ 绵报融媒记者安达福

  优美的农村环境、文明的乡村风貌、甜美的幸福生活……作为“芙蓉花溪”旅游环线的主战场——游仙区新桥镇正悄然发生蝶变。搭上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快车,一幅美丽画卷在新桥镇徐徐铺展开来。

  5月27日,中共绵阳日报社采编二支部“喜迎党的二十大·党员记者看变化”主题党日活动走进新桥镇,党员记者们一起探寻蝶变背后的故事。

  凸显特色农旅融合加快推进

  走进新桥镇胜利村万亩田生态农业园区,长势喜人的经济粮食作物、争相开放的花卉、即将成熟的水果映入眼帘。然而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是一片荒芜。“先期由一家企业流转用于种植蔬菜,因经营不善,导致产业断档、土地荒废。”胜利村党委书记王生保说,看着大片大片土地荒废,他和村民心中很不是滋味。为此,胜利村建立“村级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村民议事会”的议事决策机制,通过“协商”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回万亩田土地流转经营权,将912亩田地返租。

  “土地是发展最宝贵的资源,要充分利用起来。”王生保告诉记者,村上根据全镇发展规划,紧密结合发展实际,在统一规划基础上,招引业主统筹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70亩发展水产养殖、100亩发展果苗、742亩发展蔬菜。

  产业的成功转型升级,带动了经济快速增长。胜利村结合乡村人文景观、村落建筑等村情,依托“芙蓉花溪”旅游环线,充分挖掘特色旅游资源,凸显农旅融合产业“古朴、真实、自然”的独特性,重点培育一批特色乡村旅游项目,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园区,壮大集体经济组织,有效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收致富。2020年,胜利村乡村旅游产业总体规模达到3.2亿元,实现旅游收入2亿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0余万元,户均年增收2万余元。

  项目支撑文旅产业释放新活力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文化可以走向“远方”,旅游也会更有“诗意”。

  在“芙蓉花溪”旅游环线占半壁江山的新桥镇,文旅融合如何落脚?如何出彩?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为此,新桥镇在文旅项目上下足了功夫,吸引一个个有特色、有亮点、有活力的产业项目纷至沓来。

  新桥驿站依托山水生态环境及新人文化,以火锅餐饮为核心,融于自然生态,采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将驿站打造成集“吃喝玩乐购赏”为一体的“优美风景+文化创意,美食品鉴+沉浸休闲,夜间经济+网红潮流”文化生活地标;街子驿站(含街子湿地)建筑采用钢结构+现代夯土技术,体现川北民居风格,主要业态为本土特色农副产品、特色小吃展销、乡村表演等,景观上对游仙的石旗杆、牌坊、戏楼等进行仿制,主要体现游仙农耕文化、自然文化、民俗文化等。“目前这几个项目正加紧建设中,预计年底投入运营,届时,新桥镇将实现农旅、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新桥镇相关负责人说道。

  文与旅相伴,旅因文而兴。从城到乡、由点及面,处处有看点、时时有玩头……新桥镇正着力打造“有山有水、有田有家、有园有景”的“慢生活”乡村旅游目的地。在这里,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交汇,让诗与远方从美好的憧憬成为可以惬意享受的体验;在这里,旅游和农业的叠加效应,让新桥乡村振兴的道路自信满满、越走越宽。

(文章来源:绵阳日报)

文章来源:绵阳日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东昌百事通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