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30 19:12:02
手机上一键下单,身着统一制服的护理员上门提供服务;嵌入社区的小型养老服务中心,让老人免费休闲娱乐,还提供助浴、理疗等服务;公建民营的颐养院,让郊区高龄、无法自理的老人享受高性价比的养老服务……
数据显示,江苏是我国养老相关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截至去年底已达2.6万家。记者近期走访江苏的知名养老服务企业瑞芝康健,发现面对疫情等因素挑战,养老市场主体已探索出不少灵活而富有新意的服务模式。
数字化“点单式”养老服务
在瑞芝康健集团总部,记者看到一个特殊的部门“科技部”,这在养老服务企业中并不常见。“我们从2019年起开始组建科技研发团队,通过科技支撑创新打造‘一方家护’应用软件,居家养老业务未来空间很大,而这种模式很可能是未来养老的发展趋势。”瑞芝康健董事长王红兵说,企业计划通过标准化发展,在2025年成为国内首批养老服务上市企业之一。
据了解,“一方家护”是该公司推出的“互联网+医养结合”新型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主要服务高龄独居、失能失智、术后康复的老年人群,能提供护理、体检等医疗服务以及基础保洁、精神慰藉等生活服务,是属于“线上下单、线下服务”的“滴滴式”养老模式。
家住南京市建邺区的党爷爷患有半失能和轻微的认知障碍,是“一方家护”的服务客户。该项目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康复方案,从膳食营养到康复训练、从睡眠管理到记忆训练,全方位开展专业照护,党爷爷对此很是满意。该项目相关负责人说,未来将持续打造特色的居家上门服务项目,利用智慧化信息技术平台,加速信息系统应用的适老化改造,让老人享受服务的同时体验智慧养老的便捷。
家门口的休闲养老驿站
走进南京市建邺区莫愁路东路108巷小区,很容易看见瑞芝康健莫愁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招牌,该中心占地面积250多平方米,是瑞芝康健与南京众多社区联合打造的小微多功能社区养老服务中心项目之一。
“每天都有数十位住在附近的老人自发来我们这里,一起下下棋、聊聊天,我们免费提供场所和空调。”该中心负责人说,这些社区站点全部通过标准化建设,基本功能涵盖日托床位、配餐间、助浴间、娱乐室等,有的还能提供理疗、按摩、心理咨询等服务,此外还能作为区域内护理员的集中休息点。
业内人士表示,这一类小微多功能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与部分地方街道打造的综合性为老服务中心不同,更侧重市场化运营,对服务质量要求高,具有更大灵活性、用户黏性和可持续性,而后者往往内设卫生服务站等功能场所,专业功能性更强,但长期来看可能遭遇人才缺乏、财政支出压力大等情况。
公建民营模式的养老机构
“我们在这吃得好、住得好,就想在这安度晚年了。”85岁高龄的孙爷爷和同龄的爱人已经在位于南京市江宁区的瑞芝康健滨江颐养院入住两年多时间,对这里提供的养老服务啧啧称赞。记者走访了解到,这里共建设400多张床位,不仅提供失能失智老人的专业照护,还为周边区域的“五保户”老人提供了良好的养老环境。
电影欣赏、园艺活动、花盆底托手工制作活动……据滨江颐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公建民营模式,企业投入4000多万元开展装修更新,颐养院的设施环境提档升级了,如今不仅拥有多功能室等休闲场所,还有中西医诊疗室、配药房、康复训练室等。“设施和服务好,收费较低,很多老人家属主动来咨询报名。”
以公建民营模式打造养老院正在全国不少地方推广。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民政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实践经验来看,推行公建民营是一种双赢模式,一方面能盘活地方资产,扩充区域的养老服务资源,另一方面能在降低地方投入成本的同时,通过监督、抽查等方式促进提升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